{蜜色影院}-精品国产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大胸护士,高清无码免费中文字幕,欧美一级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久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播放

鞍政發〔2022〕5號
鞍山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鞍山市全民
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鞍山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鞍山市人民政府    

2022年5月12日    

(此件公開發布)


鞍山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

(2021—2025年)


全民健身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時期,我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健身熱情日益高漲,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43.6%。為推進全民健身事業深入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健身和健康需求,助力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建設,依據《全民健身條例》《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國發﹝2021﹞11號)和《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遼政發﹝2022﹞1號),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工作和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全民健身國家戰略,聚焦體育強市目標,以“健康中國、運動鞍山”為主線,注重特色,強化均衡,促進融合,科技賦能,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體育需求,推進鞍山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促進鞍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作出積極貢獻。

二、總體目標

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體育場地設施方便可達,健身組織網絡覆蓋城鄉,體育賽事活動豐富多元,科學健身指導更加普及,城鄉居民的健身意識和科學健身素養不斷提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到47.5%,縣(市)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公共健身設施和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全覆蓋,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達到3.9名。

三、主要任務

(一)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1.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認真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程。系統梳理可用于建設健身場地設施的城市空閑地、邊角地、公園綠地、廢舊廠房、倉庫等空間資源,以及可復合利用的城市文化娛樂、養老、教育、商業等其他設施資源,著眼群眾就近健身需求,優先建設貼近社區、方便可達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新建或改擴建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健身廣場、田徑場、足球場等不少于15個,投放城鄉全民健身場地器材400套。

積極推進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改造完善場館硬件設施,鼓勵公共體育場館配置急救設備,完善管理機制和模式,積極推動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

認真貫徹國家體育總局《室外健身器材配建管理辦法》(體群字〔2017〕61號),堅持屬地化原則,堅持建管并重,加強城鄉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的管理,及時維修破損健身器材。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衛生健康委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激發體育社會組織活力。加強各級體育總會建設,縣級以上地區依法成立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體育總會。完善以各級體育總會為樞紐,各級各類單項、行業和人群體育協會為支撐,基層體育組織為主體的全民健身組織網絡。每年增加市級體育協會1-2個,到2025年市級體育協會達到45個以上。加強職工體育協會、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行政村(社區)多樣化體育健身組織、健身活動站(點)建設,提高城鄉基層體育組織覆蓋率。加大政府購買體育社會組織服務力度,推動各級各類體育社會組織通過開展運動項目培訓、賽事活動、健身指導等推廣普及運動項目,引導體育社會組織提升自我發展能力和服務供給能力,擴大全民健身服務的覆蓋范圍,發揮體育社會組織的人才、技術優勢,推動全民健身服務多元化、專業化,為市民廣泛參與健身活動提供更加優質、更為豐富的體育服務和產品。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營商環境建設局〔行政審批局〕、市總工會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3.廣泛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持續開展新年登高、紀念“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題詞、全民健身日、群眾冬季運動推廣普及等主題活動,積極對接遼寧省十大全民健身系列品牌活動,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創新性、品牌性、傳統性全民健身活動,每年舉辦不少于200場次活動,帶動30萬人次參加活動,推進全民健身生活化、經常化。一是強化全民健身活動與重大體育賽事、重大節慶活動的有效聯接,開展好鞍山市傳統的群眾體育活動。舉辦元旦登高、千山馬拉松賽事、萬人千臺乒乓球賽、農村萬人籃球賽、全國群眾自行車騎游活動、社區運動會等比賽和活動。二是以“把賽事活動辦得豐富多彩、辦到群眾身邊”為出發點,按照“因時、因地、因需、小型多樣”原則,舉辦群眾喜聞樂見的各類傳統體育賽事活動。推動“非奧項目”的開展,重點開展臺球、武術、棋類、太極拳、健步走等傳統體育項目。廣泛開展廣受市民喜愛的“足、籃、排、乒、羽、網”運動,推動各級各類體育賽事的成果惠及更多群眾,促進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全面協調發展,提升我市城鄉居民全民健身意識和體育人口的比例,增強全民健身的滲透力和影響力。三是穩步推進社區體育、農村體育、職工體育、青少年體育、殘疾人體育、老年體育的發展,鼓勵各級各類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舉辦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線上線下全民健身競賽和活動。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直機關工委、市教育局、市總工會、市殘聯、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工會、三冶集團有限公司工會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4.提升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水平。一是按照國家和省的部署,認真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測試和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開設線上科學健身大講堂,增強健身指導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和管理,完善注冊登記制度,科學有序擴充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提升指導服務率和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水平。三是鼓勵社會體育指導員進入各個項目協會,協助開展各項公益活動。鼓勵鞍山籍奧運冠軍、退役運動員、教練員、體育教師等參與開展志愿服務,推出“冠軍進社區”等全民健身志愿服務項目,開展線上線下志愿服務。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教育局、市衛生健康委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打造中國國球名城

一是充分發揮我市乒乓球事業發展的基礎優勢,積極申辦和承辦國家、省級乒乓球賽事,持續做大做強鞍山市萬人千臺乒乓球系列賽、鞍山市乒乓球俱樂部站點聯賽等傳統賽事,打造具有影響力的乒乓球品牌賽事,普及和推廣乒乓球項目,引導企業、機關、農村、學校和街道社區普遍開展乒乓球運動,營造建設“國球名城”的濃厚氛圍。二是構建完備的人才輸送網絡。構建市級體校、縣(市)區體校、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和體育俱樂部為一體的乒乓球訓練網絡,發現和挖掘具有潛力的乒乓球項目后備人才,夯實人才基礎,持續為國家、省輸送優秀運動員。三是依托國家乒乓球培訓中心,定期邀請鞍山籍國手來鞍教學,積極探索打造集培訓、教學、訓練、住宿、康養為一體的全國著名綜合性乒乓球培訓基地。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直機關工委、市教育局、市總工會、職教城管委會、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工會、三冶集團有限公司工會、遼寧千山旅游集團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重點運動項目服務供給

1.普及群眾性冰雪運動。緊密結合實際,加強對戶外滑雪場和室內冰場的建設。以“遼寧省百萬市民上冰雪”為主題,積極開展冰雪運動,培育以冰雪運動為核心的品牌賽事和產品,吸引市民積極參與到冰雪運動項目中來。充分發揮冰雪運動協會和其他社會組織作用,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冰雪系列活動,推動冰雪運動進機關、進校園、進廠礦、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滿足群眾冰雪健身需求。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開展線上線下冰雪知識教學,宣傳冬奧知識和冰雪運動,加強冰雪知識普及,引導社會力量舉辦業余冰雪賽事。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直機關工委、市教育局、市總工會、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工會、三冶集團有限公司工會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強化“三大球”運動的普及和開展。推動建立更多“三大球”社會培訓機構,促進“三大球”社會化發展。因地制宜規劃和建設一批小型多樣、簡易便民的“三大球”場地。構建政府為主導、社會力量參與的“三大球”競賽格局,鼓勵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等組建“三大球”隊伍,開展聯賽、達人賽、嘉年華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統籌“三大球”資源,積極鼓勵和協調體育單項協會、退役運動員、體校教練員、社會“三大球”指導員下基層進行指導和服務,支持街道(鄉鎮)建立“三大球”隊伍和組織,為我市“三大球”發展打下堅實群眾基礎。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直機關工委、市教育局、市總工會、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工會、三冶集團有限公司工會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促進全民健身均衡發展

1.縮小城鄉間全民健身服務差距。推動各級體育管理部門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職能,重點改善農村地區全民健身服務供給,在場地設施配備、健身組織發展、賽事活動開展、社會體育指導等方面給予適當政策傾斜。依托鄉村振興工程,提倡利用農村閑置房屋、集體建設用地等資源,建設農民健身工程。擴大農村地區社會體育指導員規模,傳授科學健身技能,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農民健身活動,進一步提升農村地區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質量。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促進重點人群健身活動開展。著眼滿足職業人群健身需求,依托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健身指導服務,開展小型多樣的職工健身活動。根據老年人健身需求特點,統籌規劃建設公益性老年體育健身設施,發揮老年體育協會組織在開展老年群體健身活動中的作用,創新推廣適合老年人特點的體育健身項目和方法。推動全民健身的殘健融合,建設“殘障友好”型生活與健身環境,健全殘疾人體育組織和康復機構,促進殘疾人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積極開展少數民族健身活動,促進全市民族體育發展。強化基層婦女健身團隊建設,廣泛開展婦女體育健身活動。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直機關工委、市總工會、市殘聯、市民族和宗教局、市婦聯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推進全民健身融合發展

1.深化體教融合。一是落實《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和《鞍山市加強體育人才培養建設體育強市的實施意見》,建立體育部門與教育部門長效合作機制,搭建協調高效的平臺,推進我市體教融合工作。二是完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將乒乓球、羽毛球、體操、籃球等傳統優勢體育項目納入中小學教學課程,確保體育課程開齊、開足、上好,指導學生掌握至少2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并不斷完善中考體育考評辦法,形成多項目、多選擇考評測試舉措。三是以體育傳統特色學校為依托,支持學校與各級各類體校聯辦運動隊,推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建設,逐步形成小學、初中、高中組成對口升學一體化模式,解決體育人才升學斷檔問題。四是豐富賽事供給,建立體育部門與教育部門常態化聯動開展賽事活動機制,持續辦好“奔跑吧·少年”、青少年夏令營等活動,分學段(小學、初中、高中)、跨區域(各縣區及學校)利用課余時間組織校內比賽、周末組織校際比賽、假期組織跨區域比賽,形成“廣泛參與、區域聯動”的競賽格局。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教育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動體衛融合。堅持大健康理念,探索建立體育和衛生健康等部門在醫學檢查、體質測定、健康評估、運動健身、預防治療和康復保健等方面協同合作的健康服務模式。引導中小學生樹立強身健體觀念,加強校內外體育活動,控制兒童青少年近視和肥胖的發生與發展。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教育局、市衛生健康委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3.促進體旅融合。拓展馬拉松、自行車、徒步等群眾參與廣、旅游拉動功能強的賽事活動。持續開展春季梨花節、夏季徒步節、秋季采摘節、冬季冰雪節四季系列文旅體活動。舉辦千山馬拉松、全國登山露營健身大會暨徒步大會、“鞍山味道·南果飄香”全國群眾自行車騎游活動、冬季冰雪嘉年華活動等休閑運動,打造體育旅游融合發展品牌。支持各類市場主體開展徒步、馬拉松、登山、騎行、攀巖、戶外營地等體育旅游活動。突出“冰雪+溫泉+民宿”特色,打造體育旅游精品線路、精品賽事,爭創國家、省級示范基地。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推動全民健身智慧發展

依托國家、省全民健身信息服務平臺,將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社會組織、賽事活動、國民體質監測等管理數據納入統一平臺,促進平臺數據開放共享,為制定政策、供給服務提供精準依據。

探索建設智慧社區健身中心和“室外智慧健身房”,推進智慧健身路徑、體育公園、體育場館建設,以數字化升級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

以城市東部國家5A級千山風景名勝區為依托,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產業,形成特色體育旅游品牌;以城市西部奧體中心為平臺,積極承辦國家級高水平體育賽事,發展賽事經濟;以城市南部各類健身中心和體育俱樂部為依托,發展體育培訓業,開展青少年體育培訓和群眾體育活動,挖掘和培養更多體育后備人才,增加我市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在國家和省專業隊儲備量;以城市北部大型體育綜合體為依托,打造集體育文化推廣、體育健身、比賽競技、休閑娛樂、體育商貿業于一體的健身商貿服務圈,發揮其示范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以城市中部健身場所、公園、廣場、社區為依托,打造多元化全民健身綜合服務體。利用海城西柳服裝集聚區的優勢,發展體育服裝制造業;利用臺安縣遼河文化旅游資源,籌辦露營、徒步、戶外拓展訓練等活動;充分發揮岫巖自然資源和玉文化優勢,適時舉辦滑翔傘、攀巖、山地自行車等新興體育賽事,形成全域聯動體育發展態勢。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營造全民健身社會氛圍

1.普及全民健身文化。以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為引領,加大全民健身宣傳力度,講好群眾健身故事。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開展全民健身公益講座,普及科學健身知識,營造科學健身氛圍,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傳承和保護民俗民間體育項目,推廣傳統體育文化。發揮奧運冠軍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推動全民健身向更高層次發展。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民族和宗教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強化全民健身激勵。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模范市和模范縣(市)區創建,營造全民健身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鼓勵以發放體育消費劵等形式,引導激勵更多居民參與健身消費。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加強黨對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領導,推動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機制。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成立鞍山市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工作領導小組,強化對鞍山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有關工作的統籌協調和貫徹落實,建立健全由政府牽頭、各相關部門參與的組織機構,統籌組織、協調、配置全民健身資源,協同財政、金融、稅收、土地等部門解決全民健身計劃實施中出現的具體問題,整合文旅、教育、衛健等部門相關職能,指導全市各級各部門工作開展,形成各層級的部門聯動的全民健身組織體系。各縣(市)區政府要同步出臺本地區實施計劃。

(二)拓寬投入渠道。各級政府應在經費、機構、人員編制等方面給予支持,尤其應該加大公共財政對全民健身服務的投入力度。各縣(市)區政府應將全民健身工作相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逐步增加對全民健身的投入,進一步擴大城鄉全民健身服務的覆蓋面,提升全民健身服務質量。擴大政府向社會購買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的范圍和數量,鼓勵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全民健身事業提供捐贈和贊助。優化投融資引導政策,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的多元化資金籌集機制。

(三)落實政策措施。嚴格落實《全民健身條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安排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用地布局和規模、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保障體育用地需求。完善扶持政策和管理辦法,促進社會體育組織規范發展。

(四)加強安全保障。對各類健身設施的安全運行加強監管,確保開放服務達到防疫、應急、疏散、產品質量和消防安全標準。加強賽事活動監管,嚴格履行賽事活動申辦和審批程序,建立完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安全防范和應急保障機制。堅持防控為先和動態調整,統籌賽事活動舉辦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附件:鞍山市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工作領導小組


附件:鞍山市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工作領導小組



鞍政發〔2022〕5號
鞍山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鞍山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鞍山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鞍山市人民政府    

2022年5月12日    

(此件公開發布)


鞍山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

(2021—2025年)


全民健身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徑,是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十三五”時期,我市全民健身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健身熱情日益高漲,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達到43.6%。為推進全民健身事業深入發展,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的健身和健康需求,助力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建設,依據《全民健身條例》《國務院關于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國發﹝2021﹞11號)和《遼寧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的通知》(遼政發﹝2022﹞1號),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體育工作和遼寧振興發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和全民健身國家戰略,聚焦體育強市目標,以“健康中國、運動鞍山”為主線,注重特色,強化均衡,促進融合,科技賦能,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體育需求,推進鞍山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促進鞍山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作出積極貢獻。

二、總體目標

到2025年,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體育場地設施方便可達,健身組織網絡覆蓋城鄉,體育賽事活動豐富多元,科學健身指導更加普及,城鄉居民的健身意識和科學健身素養不斷提升,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達到47.5%,縣(市)區、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三級公共健身設施和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全覆蓋,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6平方米,每千人擁有社會體育指導員達到3.9名。

三、主要任務

(一)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1.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供給。認真實施全民健身場地設施補短板工程。系統梳理可用于建設健身場地設施的城市空閑地、邊角地、公園綠地、廢舊廠房、倉庫等空間資源,以及可復合利用的城市文化娛樂、養老、教育、商業等其他設施資源,著眼群眾就近健身需求,優先建設貼近社區、方便可達的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新建或改擴建體育公園、全民健身中心、健身廣場、田徑場、足球場等不少于15個,投放城鄉全民健身場地器材400套。

積極推進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改造完善場館硬件設施,鼓勵公共體育場館配置急救設備,完善管理機制和模式,積極推動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

認真貫徹國家體育總局《室外健身器材配建管理辦法》(體群字〔2017〕61號),堅持屬地化原則,堅持建管并重,加強城鄉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的管理,及時維修破損健身器材。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衛生健康委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激發體育社會組織活力。加強各級體育總會建設,縣級以上地區依法成立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體育總會。完善以各級體育總會為樞紐,各級各類單項、行業和人群體育協會為支撐,基層體育組織為主體的全民健身組織網絡。每年增加市級體育協會1-2個,到2025年市級體育協會達到45個以上。加強職工體育協會、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行政村(社區)多樣化體育健身組織、健身活動站(點)建設,提高城鄉基層體育組織覆蓋率。加大政府購買體育社會組織服務力度,推動各級各類體育社會組織通過開展運動項目培訓、賽事活動、健身指導等推廣普及運動項目,引導體育社會組織提升自我發展能力和服務供給能力,擴大全民健身服務的覆蓋范圍,發揮體育社會組織的人才、技術優勢,推動全民健身服務多元化、專業化,為市民廣泛參與健身活動提供更加優質、更為豐富的體育服務和產品。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營商環境建設局〔行政審批局〕、市總工會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3.廣泛開展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持續開展新年登高、紀念“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題詞、全民健身日、群眾冬季運動推廣普及等主題活動,積極對接遼寧省十大全民健身系列品牌活動,廣泛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創新性、品牌性、傳統性全民健身活動,每年舉辦不少于200場次活動,帶動30萬人次參加活動,推進全民健身生活化、經常化。一是強化全民健身活動與重大體育賽事、重大節慶活動的有效聯接,開展好鞍山市傳統的群眾體育活動。舉辦元旦登高、千山馬拉松賽事、萬人千臺乒乓球賽、農村萬人籃球賽、全國群眾自行車騎游活動、社區運動會等比賽和活動。二是以“把賽事活動辦得豐富多彩、辦到群眾身邊”為出發點,按照“因時、因地、因需、小型多樣”原則,舉辦群眾喜聞樂見的各類傳統體育賽事活動。推動“非奧項目”的開展,重點開展臺球、武術、棋類、太極拳、健步走等傳統體育項目。廣泛開展廣受市民喜愛的“足、籃、排、乒、羽、網”運動,推動各級各類體育賽事的成果惠及更多群眾,促進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全面協調發展,提升我市城鄉居民全民健身意識和體育人口的比例,增強全民健身的滲透力和影響力。三是穩步推進社區體育、農村體育、職工體育、青少年體育、殘疾人體育、老年體育的發展,鼓勵各級各類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舉辦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線上線下全民健身競賽和活動。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直機關工委、市教育局、市總工會、市殘聯、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工會、三冶集團有限公司工會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4.提升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水平。一是按照國家和省的部署,認真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國家體育鍛煉標準測試和全民健身活動狀況調查,開設線上科學健身大講堂,增強健身指導的科學性、針對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和管理,完善注冊登記制度,科學有序擴充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提升指導服務率和科學健身指導服務水平。三是鼓勵社會體育指導員進入各個項目協會,協助開展各項公益活動。鼓勵鞍山籍奧運冠軍、退役運動員、教練員、體育教師等參與開展志愿服務,推出“冠軍進社區”等全民健身志愿服務項目,開展線上線下志愿服務。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教育局、市衛生健康委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打造中國國球名城

一是充分發揮我市乒乓球事業發展的基礎優勢,積極申辦和承辦國家、省級乒乓球賽事,持續做大做強鞍山市萬人千臺乒乓球系列賽、鞍山市乒乓球俱樂部站點聯賽等傳統賽事,打造具有影響力的乒乓球品牌賽事,普及和推廣乒乓球項目,引導企業、機關、農村、學校和街道社區普遍開展乒乓球運動,營造建設“國球名城”的濃厚氛圍。二是構建完備的人才輸送網絡。構建市級體校、縣(市)區體校、體育傳統特色學校和體育俱樂部為一體的乒乓球訓練網絡,發現和挖掘具有潛力的乒乓球項目后備人才,夯實人才基礎,持續為國家、省輸送優秀運動員。三是依托國家乒乓球培訓中心,定期邀請鞍山籍國手來鞍教學,積極探索打造集培訓、教學、訓練、住宿、康養為一體的全國著名綜合性乒乓球培訓基地。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直機關工委、市教育局、市總工會、職教城管委會、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工會、三冶集團有限公司工會、遼寧千山旅游集團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強重點運動項目服務供給

1.普及群眾性冰雪運動。緊密結合實際,加強對戶外滑雪場和室內冰場的建設。以“遼寧省百萬市民上冰雪”為主題,積極開展冰雪運動,培育以冰雪運動為核心的品牌賽事和產品,吸引市民積極參與到冰雪運動項目中來。充分發揮冰雪運動協會和其他社會組織作用,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冰雪系列活動,推動冰雪運動進機關、進校園、進廠礦、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滿足群眾冰雪健身需求。以北京冬奧會為契機,開展線上線下冰雪知識教學,宣傳冬奧知識和冰雪運動,加強冰雪知識普及,引導社會力量舉辦業余冰雪賽事。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直機關工委、市教育局、市總工會、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工會、三冶集團有限公司工會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強化“三大球”運動的普及和開展。推動建立更多“三大球”社會培訓機構,促進“三大球”社會化發展。因地制宜規劃和建設一批小型多樣、簡易便民的“三大球”場地。構建政府為主導、社會力量參與的“三大球”競賽格局,鼓勵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等組建“三大球”隊伍,開展聯賽、達人賽、嘉年華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統籌“三大球”資源,積極鼓勵和協調體育單項協會、退役運動員、體校教練員、社會“三大球”指導員下基層進行指導和服務,支持街道(鄉鎮)建立“三大球”隊伍和組織,為我市“三大球”發展打下堅實群眾基礎。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直機關工委、市教育局、市總工會、鞍山鋼鐵集團公司工會、三冶集團有限公司工會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促進全民健身均衡發展

1.縮小城鄉間全民健身服務差距。推動各級體育管理部門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職能,重點改善農村地區全民健身服務供給,在場地設施配備、健身組織發展、賽事活動開展、社會體育指導等方面給予適當政策傾斜。依托鄉村振興工程,提倡利用農村閑置房屋、集體建設用地等資源,建設農民健身工程。擴大農村地區社會體育指導員規模,傳授科學健身技能,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農民健身活動,進一步提升農村地區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質量。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促進重點人群健身活動開展。著眼滿足職業人群健身需求,依托機關、企事業單位提供健身指導服務,開展小型多樣的職工健身活動。根據老年人健身需求特點,統籌規劃建設公益性老年體育健身設施,發揮老年體育協會組織在開展老年群體健身活動中的作用,創新推廣適合老年人特點的體育健身項目和方法。推動全民健身的殘健融合,建設“殘障友好”型生活與健身環境,健全殘疾人體育組織和康復機構,促進殘疾人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積極開展少數民族健身活動,促進全市民族體育發展。強化基層婦女健身團隊建設,廣泛開展婦女體育健身活動。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直機關工委、市總工會、市殘聯、市民族和宗教局、市婦聯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推進全民健身融合發展

1.深化體教融合。一是落實《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和《鞍山市加強體育人才培養建設體育強市的實施意見》,建立體育部門與教育部門長效合作機制,搭建協調高效的平臺,推進我市體教融合工作。二是完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將乒乓球、羽毛球、體操、籃球等傳統優勢體育項目納入中小學教學課程,確保體育課程開齊、開足、上好,指導學生掌握至少2項以上體育運動技能,并不斷完善中考體育考評辦法,形成多項目、多選擇考評測試舉措。三是以體育傳統特色學校為依托,支持學校與各級各類體校聯辦運動隊,推動“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建設,逐步形成小學、初中、高中組成對口升學一體化模式,解決體育人才升學斷檔問題。四是豐富賽事供給,建立體育部門與教育部門常態化聯動開展賽事活動機制,持續辦好“奔跑吧·少年”、青少年夏令營等活動,分學段(小學、初中、高中)、跨區域(各縣區及學校)利用課余時間組織校內比賽、周末組織校際比賽、假期組織跨區域比賽,形成“廣泛參與、區域聯動”的競賽格局。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教育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推動體衛融合。堅持大健康理念,探索建立體育和衛生健康等部門在醫學檢查、體質測定、健康評估、運動健身、預防治療和康復保健等方面協同合作的健康服務模式。引導中小學生樹立強身健體觀念,加強校內外體育活動,控制兒童青少年近視和肥胖的發生與發展。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教育局、市衛生健康委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3.促進體旅融合。拓展馬拉松、自行車、徒步等群眾參與廣、旅游拉動功能強的賽事活動。持續開展春季梨花節、夏季徒步節、秋季采摘節、冬季冰雪節四季系列文旅體活動。舉辦千山馬拉松、全國登山露營健身大會暨徒步大會、“鞍山味道·南果飄香”全國群眾自行車騎游活動、冬季冰雪嘉年華活動等休閑運動,打造體育旅游融合發展品牌。支持各類市場主體開展徒步、馬拉松、登山、騎行、攀巖、戶外營地等體育旅游活動。突出“冰雪+溫泉+民宿”特色,打造體育旅游精品線路、精品賽事,爭創國家、省級示范基地。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推動全民健身智慧發展

依托國家、省全民健身信息服務平臺,將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社會組織、賽事活動、國民體質監測等管理數據納入統一平臺,促進平臺數據開放共享,為制定政策、供給服務提供精準依據。

探索建設智慧社區健身中心和“室外智慧健身房”,推進智慧健身路徑、體育公園、體育場館建設,以數字化升級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

以城市東部國家5A級千山風景名勝區為依托,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產業,形成特色體育旅游品牌;以城市西部奧體中心為平臺,積極承辦國家級高水平體育賽事,發展賽事經濟;以城市南部各類健身中心和體育俱樂部為依托,發展體育培訓業,開展青少年體育培訓和群眾體育活動,挖掘和培養更多體育后備人才,增加我市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在國家和省專業隊儲備量;以城市北部大型體育綜合體為依托,打造集體育文化推廣、體育健身、比賽競技、休閑娛樂、體育商貿業于一體的健身商貿服務圈,發揮其示范效應和輻射帶動作用;以城市中部健身場所、公園、廣場、社區為依托,打造多元化全民健身綜合服務體。利用海城西柳服裝集聚區的優勢,發展體育服裝制造業;利用臺安縣遼河文化旅游資源,籌辦露營、徒步、戶外拓展訓練等活動;充分發揮岫巖自然資源和玉文化優勢,適時舉辦滑翔傘、攀巖、山地自行車等新興體育賽事,形成全域聯動體育發展態勢。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營造全民健身社會氛圍

1.普及全民健身文化。以全民健身賽事活動為引領,加大全民健身宣傳力度,講好群眾健身故事。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開展全民健身公益講座,普及科學健身知識,營造科學健身氛圍,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傳承和保護民俗民間體育項目,推廣傳統體育文化。發揮奧運冠軍的引領和帶動作用,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和中華體育精神,推動全民健身向更高層次發展。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市民族和宗教局等部門按職責分工負責)

2.強化全民健身激勵。大力開展全民健身模范市和模范縣(市)區創建,營造全民健身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鼓勵以發放體育消費劵等形式,引導激勵更多居民參與健身消費。

(責任主體:各縣〔市〕區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責任部門:市文旅廣電局〔市體育局〕)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加強黨對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領導,推動完善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機制。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成立鞍山市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工作領導小組,強化對鞍山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有關工作的統籌協調和貫徹落實,建立健全由政府牽頭、各相關部門參與的組織機構,統籌組織、協調、配置全民健身資源,協同財政、金融、稅收、土地等部門解決全民健身計劃實施中出現的具體問題,整合文旅、教育、衛健等部門相關職能,指導全市各級各部門工作開展,形成各層級的部門聯動的全民健身組織體系。各縣(市)區政府要同步出臺本地區實施計劃。

(二)拓寬投入渠道。各級政府應在經費、機構、人員編制等方面給予支持,尤其應該加大公共財政對全民健身服務的投入力度。各縣(市)區政府應將全民健身工作相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并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逐步增加對全民健身的投入,進一步擴大城鄉全民健身服務的覆蓋面,提升全民健身服務質量。擴大政府向社會購買全民健身公共服務的范圍和數量,鼓勵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全民健身事業提供捐贈和贊助。優化投融資引導政策,逐步完善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各方力量積極參與的多元化資金籌集機制。

(三)落實政策措施。嚴格落實《全民健身條例》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安排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用地布局和規模、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指標,保障體育用地需求。完善扶持政策和管理辦法,促進社會體育組織規范發展。

(四)加強安全保障。對各類健身設施的安全運行加強監管,確保開放服務達到防疫、應急、疏散、產品質量和消防安全標準。加強賽事活動監管,嚴格履行賽事活動申辦和審批程序,建立完善全民健身賽事活動安全防范和應急保障機制。堅持防控為先和動態調整,統籌賽事活動舉辦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附件:鞍山市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工作領導小組


附件:鞍山市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21-2025年)工作領導小組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