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色影院}-精品国产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大胸护士,高清无码免费中文字幕,欧美一级片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久久久国产亚洲精品播放

鞍政辦發〔2013〕32號
鞍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農委
關于2013年促進糧食生產發展意見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市農委《關于2013年促進糧食生產發展的意見》轉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鞍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3年5月14
        

 

關于2013年促進糧食生產發展的意見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切實抓好糧食生產,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實現糧食生產穩定增長,現就2013年促進全市糧食生產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按照“穩定面積、優化品種、主攻單產、改善品質、增加效益”的原則,以穩定糧食面積為基礎,以提高單產和品質為主攻方向,以加快品種更新和配套技術集成推廣為支撐,以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為保障,以糧食高產創建示范片、糧食生產示范區建設和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工程等重點項目為載體,不斷擴大機械化作業面積,積極創新生產經營模式,全面提高我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糧食生產現代化水平。

(二)工作目標。2013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320萬畝以上,糧食產量必保26億斤,力爭達到28億斤。其中水稻面積恢復到56萬畝,玉米面積穩定在256萬畝。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統防統治率達到80%以上,其中植保專業隊統防統治率達到25%以上。土壤檢測率達到100%。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4%

二、主要任務

(一)穩定糧食面積,優化作物結構。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20萬畝,通過穩定面積保證產量。突出抓好玉米、水稻兩大高產作物。玉米面積穩定在256萬畝,總產量22億斤。采取恢復老水田、開發新水田等措施,把水稻面積恢復到56萬畝以上,比去年增加1萬畝,總產量達到6億斤,扭轉水稻生產下滑的局面。水稻和玉米面積312萬畝,占糧食作物總面積的97%。同時,適當擴大大豆、雜糧和馬鈴薯種植面積,發展特色品種,滿足市場需求。處理好糧食和經濟作物的關系,通過改革耕作制度,發展間套復種,充分挖掘資源潛力,實現糧經結合,一地雙收。

(二)加強中低產田改造工程建設,提升生產能力。在岫巖縣及海城東部山區部分鄉鎮和臺安西北部風沙區實施80萬畝中低產田改造工程,重點開展田間排灌設施、土地平整、酸性土壤改良等基礎設施建設,配套開展配方施肥、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等地力培肥工作,通過改善糧田生產條件,培肥地力,提高糧食單產200斤以上,力爭全市中低產田新增糧食生產能力2.6億斤,推進中低產田向高產穩產田轉化。

(三)加強糧食主產區和示范區建設,提高現代化生產水平。整合國家、省、市資金和項目,重點扶持海城和臺安兩個糧食主產縣(市)和24個產量4000萬斤以上的重點鄉鎮發展糧食產業。重點落實國家高產創建工程項目,在海城、臺安、岫巖、千山區新建25個水稻、玉米高產創建示范區。擴大整鄉鎮推進,示范區玉米單產達到800公斤以上,水稻單產達到700公斤以上,最大程度發揮示范區輻射帶動作用,實現大面積均衡增產。

(四)加強重大技術集成推廣,依靠科技實現增產增效。圍繞高產創建等項目建設,認真做好糧食省級重大高產栽培技術集成推廣工作,實現科技增產增效。一是擴大優良品種覆蓋率。加快品種更新換代,重點推廣水稻超級稻品種30萬畝,促進水稻由常規品種向超級稻品種轉變;推廣玉米密植品種120萬畝,促進玉米品種由稀植、高桿、大穗型向密植、矮桿、中穗型轉變。二是推廣水稻大棚工廠化育秧技術。落實補貼政策,投資900萬元,新建1200棟水稻工廠化育秧大棚。其中省財政補貼600萬元,市財政配套補貼240萬元,縣(市)財政配套補貼60萬元。三是推進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建立縣、鎮、村“三級一體”專業化機防隊,統防統治率達到25%以上。重點對玉米螟、水稻二化螟、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等病蟲害防治及促早熟實行統一作業,綜合防治,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糧食損失。四是推廣節本增效技術。以高產創建項目為載體,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實施整村、整鎮推進,實現測土配方施肥全覆蓋。探索“統測、統配、統供”服務模式,建立鄉村配肥站,提高服務能力。擴大土壤有機質提升項目實施范圍,提升土壤肥力。大力推廣以水稻為重點的節水灌溉技術,發展田間節水灌溉工程,改革灌溉方式。示范推廣水稻精確定量栽培技術,在水稻栽培技術上實現突破。

(五)擴大機械化作業面積,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作用,增加農機保有量。結合跨區作業,擴大以機播、機插為重點的糧食耕、種、收全程機械化作業面積。全市新增水稻機械插秧面積18萬畝,機械插秧總面積達到50萬畝,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率達到82%以上,基本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玉米機播面積從去年210萬畝增加到240萬畝,平原地區耕地全部實現機械化播種,玉米機收面積60萬畝,占玉米面積的23%以上。全市農機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4%

(六)強化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提高糧食抗災能力。抓好以旱澇保收基本農田建設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排水站、大型泵站及中型灌區更新改造步伐。重點建設田間末級灌排溝渠、機井、泵站等配套設施,發展小型集雨設施、應急水源、噴滴灌設備等,增加有效灌溉面積。組織好農田干、支、斗、農四級水網清淤工程,切實提高糧食生產抗旱防澇能力。加大中小河道及病險水庫整治力度,確保標準內降水河道不決堤水庫不垮壩,確保糧食生產安全。

(七)落實強農惠農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一是落實土地承包政策。穩定土地承包政策,做到承包地塊、面積、合同、證書“四到戶”。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積極培育糧食生產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推進糧食規模經營,集約化生產。二是落實“四補貼”政策。做好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農作物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四項補貼”資金發放,確保補貼資金及時發放到農民手中。三是落實農業政策性保險。穩步擴大玉米、水稻、大豆、花生等農作物政策性保險覆蓋面,完善理賠等相關政策。四是落實農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政策。解決農田基本建設、抗洪排澇等農村公益事業出資出勞問題。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深刻領會抓好糧食生產的重大意義,把糧食生產放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計確保實現今年糧食生產目標。要制定工作計劃,設立目標責任制,細化各項措施,層層落實責任,做到責任到崗,任務到人。市政府把糧食生產納入對各縣(市)區及農業主管部門的績效考核指標,加大對各地糧食生產工作的考核和督察。

(二)全力抓好春耕生產。入春以來,我市農業春耕備耕生產面臨的氣候條件十分異常。一是低溫寡照持續時間長。二是土壤底墑高,濕度大。三是氣溫回暖慢,農時比常年拖后10天左右。面對今年特殊氣候條件,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要搶時抓早,積極推進春耕備耕工作。當前春耕生產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如何戰勝春濕,抓緊大田整地和播種。要指導農民科學確定作物播期,防止出現爛種毀種現象,確保今年糧食豐產豐收。

(三)加強服務和指導工作。繼續開展“千人下鄉促春耕”活動和“百名專家下鄉行動計劃”,重點做好生產調研、政策宣傳、政策落實、項目落實、技術服務等工作,幫助基層和農民解決備耕春耕中存在的難題。要加大技術培訓力度,通過“科普之冬”、“科普之春”、“科技入戶工程”、“陽光工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高產創建技術培訓”等多種形式開展技術培訓,重點培訓種植大戶、示范戶、農機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農業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提高農業技術普及率,提高農民科技素質。

(四)加強對農資市場的監管。以“供優打假保春耕”為中心,深入開展種子、農藥、肥料、農機件、農膜等農資市場整頓,突出抓好種子市場秩序的整頓。緊緊圍繞重點地區、重點市場、重點季節、重點品種,不斷加大對各類農資市場、農資集散地和經營單位的檢查監督,徹底封堵假冒偽劣農資的流通渠道。加強對農資價格的監管,防止出現搭車漲價、哄抬物價等行為,切實保障農民利益不受損害。

(五)抓好規模經營服務。在堅持家庭經營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扶持和服務力度,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積極培育生產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規模經營主體。各地要積極為大戶規模經營創造條件,努力解決好大戶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問題。鼓勵規模經營大戶參與糧食高產創建、土壤深松、土壤有機質提升、測土配方施肥、統防統治等項目建設,創新項目經營模式。積極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合作社等創建無公害、綠色、特色糧食生產基地,實行訂單生產,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實現糧食全程標準化生產,培育特色糧食品牌。

 

鞍政辦發〔2013〕32號
鞍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農委關于2013年促進糧食生產發展意見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各開發區管委會,市政府各部門,各有關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市農委《關于2013年促進糧食生產發展的意見》轉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鞍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3年5月14
        

 

關于2013年促進糧食生產發展的意見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切實抓好糧食生產,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實現糧食生產穩定增長,現就2013年促進全市糧食生產發展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和工作目標

(一)指導思想。按照“穩定面積、優化品種、主攻單產、改善品質、增加效益”的原則,以穩定糧食面積為基礎,以提高單產和品質為主攻方向,以加快品種更新和配套技術集成推廣為支撐,以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為保障,以糧食高產創建示范片、糧食生產示范區建設和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工程等重點項目為載體,不斷擴大機械化作業面積,積極創新生產經營模式,全面提高我市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糧食生產現代化水平。

(二)工作目標。2013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穩定在320萬畝以上,糧食產量必保26億斤,力爭達到28億斤。其中水稻面積恢復到56萬畝,玉米面積穩定在256萬畝。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統防統治率達到80%以上,其中植保專業隊統防統治率達到25%以上。土壤檢測率達到100%。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4%。

二、主要任務

(一)穩定糧食面積,優化作物結構。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320萬畝,通過穩定面積保證產量。突出抓好玉米、水稻兩大高產作物。玉米面積穩定在256萬畝,總產量22億斤。采取恢復老水田、開發新水田等措施,把水稻面積恢復到56萬畝以上,比去年增加1萬畝,總產量達到6億斤,扭轉水稻生產下滑的局面。水稻和玉米面積312萬畝,占糧食作物總面積的97%。同時,適當擴大大豆、雜糧和馬鈴薯種植面積,發展特色品種,滿足市場需求。處理好糧食和經濟作物的關系,通過改革耕作制度,發展間套復種,充分挖掘資源潛力,實現糧經結合,一地雙收。

(二)加強中低產田改造工程建設,提升生產能力。在岫巖縣及海城東部山區部分鄉鎮和臺安西北部風沙區實施80萬畝中低產田改造工程,重點開展田間排灌設施、土地平整、酸性土壤改良等基礎設施建設,配套開展配方施肥、秸稈還田、增施有機肥等地力培肥工作,通過改善糧田生產條件,培肥地力,提高糧食單產200斤以上,力爭全市中低產田新增糧食生產能力2.6億斤,推進中低產田向高產穩產田轉化。

(三)加強糧食主產區和示范區建設,提高現代化生產水平。整合國家、省、市資金和項目,重點扶持海城和臺安兩個糧食主產縣(市)和24個產量4000萬斤以上的重點鄉鎮發展糧食產業。重點落實國家高產創建工程項目,在海城、臺安、岫巖、千山區新建25個水稻、玉米高產創建示范區。擴大整鄉鎮推進,示范區玉米單產達到800公斤以上,水稻單產達到700公斤以上,最大程度發揮示范區輻射帶動作用,實現大面積均衡增產。

(四)加強重大技術集成推廣,依靠科技實現增產增效。圍繞高產創建等項目建設,認真做好糧食省級重大高產栽培技術集成推廣工作,實現科技增產增效。一是擴大優良品種覆蓋率。加快品種更新換代,重點推廣水稻超級稻品種30萬畝,促進水稻由常規品種向超級稻品種轉變;推廣玉米密植品種120萬畝,促進玉米品種由稀植、高桿、大穗型向密植、矮桿、中穗型轉變。二是推廣水稻大棚工廠化育秧技術。落實補貼政策,投資900萬元,新建1200棟水稻工廠化育秧大棚。其中省財政補貼600萬元,市財政配套補貼240萬元,縣(市)財政配套補貼60萬元。三是推進病蟲專業化統防統治。建立縣、鎮、村“三級一體”專業化機防隊,統防統治率達到25%以上。重點對玉米螟、水稻二化螟、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等病蟲害防治及促早熟實行統一作業,綜合防治,提高防治效果,降低糧食損失。四是推廣節本增效技術。以高產創建項目為載體,推進測土配方施肥,實施整村、整鎮推進,實現測土配方施肥全覆蓋。探索“統測、統配、統供”服務模式,建立鄉村配肥站,提高服務能力。擴大土壤有機質提升項目實施范圍,提升土壤肥力。大力推廣以水稻為重點的節水灌溉技術,發展田間節水灌溉工程,改革灌溉方式。示范推廣水稻精確定量栽培技術,在水稻栽培技術上實現突破。

(五)擴大機械化作業面積,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作用,增加農機保有量。結合跨區作業,擴大以機播、機插為重點的糧食耕、種、收全程機械化作業面積。全市新增水稻機械插秧面積18萬畝,機械插秧總面積達到50萬畝,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率達到82%以上,基本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玉米機播面積從去年210萬畝增加到240萬畝,平原地區耕地全部實現機械化播種,玉米機收面積60萬畝,占玉米面積的23%以上。全市農機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4%。

(六)強化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提高糧食抗災能力。抓好以旱澇保收基本農田建設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排水站、大型泵站及中型灌區更新改造步伐。重點建設田間末級灌排溝渠、機井、泵站等配套設施,發展小型集雨設施、應急水源、噴滴灌設備等,增加有效灌溉面積。組織好農田干、支、斗、農四級水網清淤工程,切實提高糧食生產抗旱防澇能力。加大中小河道及病險水庫整治力度,確保標準內降水河道不決堤水庫不垮壩,確保糧食生產安全。

(七)落實強農惠農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一是落實土地承包政策。穩定土地承包政策,做到承包地塊、面積、合同、證書“四到戶”。加強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和服務,積極培育糧食生產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推進糧食規模經營,集約化生產。二是落實“四補貼”政策。做好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農作物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等“四項補貼”資金發放,確保補貼資金及時發放到農民手中。三是落實農業政策性保險。穩步擴大玉米、水稻、大豆、花生等農作物政策性保險覆蓋面,完善理賠等相關政策。四是落實農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政策。解決農田基本建設、抗洪排澇等農村公益事業出資出勞問題。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深刻領會抓好糧食生產的重大意義,把糧食生產放在突出位置,千方百計確保實現今年糧食生產目標。要制定工作計劃,設立目標責任制,細化各項措施,層層落實責任,做到責任到崗,任務到人。市政府把糧食生產納入對各縣(市)區及農業主管部門的績效考核指標,加大對各地糧食生產工作的考核和督察。

(二)全力抓好春耕生產。入春以來,我市農業春耕備耕生產面臨的氣候條件十分異常。一是低溫寡照持續時間長。二是土壤底墑高,濕度大。三是氣溫回暖慢,農時比常年拖后10天左右。面對今年特殊氣候條件,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要搶時抓早,積極推進春耕備耕工作。當前春耕生產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如何戰勝春濕,抓緊大田整地和播種。要指導農民科學確定作物播期,防止出現爛種毀種現象,確保今年糧食豐產豐收。

(三)加強服務和指導工作。繼續開展“千人下鄉促春耕”活動和“百名專家下鄉行動計劃”,重點做好生產調研、政策宣傳、政策落實、項目落實、技術服務等工作,幫助基層和農民解決備耕春耕中存在的難題。要加大技術培訓力度,通過“科普之冬”、“科普之春”、“科技入戶工程”、“陽光工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和“高產創建技術培訓”等多種形式開展技術培訓,重點培訓種植大戶、示范戶、農機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社員、農業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提高農業技術普及率,提高農民科技素質。

(四)加強對農資市場的監管。以“供優打假保春耕”為中心,深入開展種子、農藥、肥料、農機件、農膜等農資市場整頓,突出抓好種子市場秩序的整頓。緊緊圍繞重點地區、重點市場、重點季節、重點品種,不斷加大對各類農資市場、農資集散地和經營單位的檢查監督,徹底封堵假冒偽劣農資的流通渠道。加強對農資價格的監管,防止出現搭車漲價、哄抬物價等行為,切實保障農民利益不受損害。

(五)抓好規模經營服務。在堅持家庭經營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扶持和服務力度,引導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積極培育生產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規模經營主體。各地要積極為大戶規模經營創造條件,努力解決好大戶在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問題。鼓勵規模經營大戶參與糧食高產創建、土壤深松、土壤有機質提升、測土配方施肥、統防統治等項目建設,創新項目經營模式。積極引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合作社等創建無公害、綠色、特色糧食生產基地,實行訂單生產,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產后一條龍服務,實現糧食全程標準化生產,培育特色糧食品牌。